您现在的位置:天利高考网 > 中考资讯 > 备考 经验分享

2017高考考试地理考试知识点梳理:资源跨地区调配

来源:www.datazhan.com 2025-01-18

经验分享

  资源跨地区调配(区域资源分布和消费的不平衡)  (一)意义:有益于资源的合理配置,缩小东西差距和南北差距,达成国内经济社会的可持续进步。  1.南水北调(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手段─ 跨流域调水 )  (1)缘由:水资源 南方多、 北方少(北京、天津、华北区域缺水紧急),东部多、西部少。  (2)线路及其利弊

  (3)影响:缓解华北区域水资源紧缺情况;有益于恢复和改变北方的生态环境;控制北方地面沉降;促进社会持续进步。长江水量降低,影响长江水质;影响长江航运;对长江淮河的水生生物带来不利影响。  2.西气东输  (1)缘由  ①天然气是一种相对清洗的能源,而煤、石油的很多用带来了紧急的大方污染,如温室效应、光化学烟雾、酸雨等环境问题。  ②国内天然气的分布非常不平衡:东部区域经济发达,消费量大,天然气分布少,西部天然气供大于求。  (2)线路  西气东输路线没走直线缘由:①避开地形地质复杂路段;②照顾沿线用气城市(城市不可能在一条线上);  ③补充气源(为提升供气的靠谱性、持久性和安全性,特将管线把新疆气区与陕甘宁气区相连接)。  (3)意义 (六字方针)  ● 对(东部)长江三角洲的意义  ①缓解东部区域能源紧缺情况,促进东部经济进步; (经济效益)  ②优化能源消费结构,减轻大方污染,改变环境水平; (生态效益)  ③带动有关产业的进步,提供就业职位; (社会效益)  ④减轻铁路运输重压。  ● 对西部的意义  ①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;  ②减轻西部沿线城市的大方污染,改变大方水平;  ③带动西部区域钢铁、建材、电力等有关产业的进步,增加就业机会。  3.西电东送  (1)缘由(分布与消费的不平衡)  ①能源区域分布不均  国内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 (60%多)、中南和西北区域;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山西、内蒙古、陕西等西部。  ②东部沿海区域人口稠密、经济发达,对能源需要量大 ,但缺少常规能源 。  (2)线路(见课本P29图1-23)  北线:山西、陕西、内蒙古的坑口火电和黄河上游的水电华北的京津唐 工业基地  中线:长江三峡、葛洲坝电站的水电华中区域和华东的沪宁杭工业基地  南线:西南区域红水河的水电和云南、贵州的坑口火电珠江三角洲  (3)中、南线的电力比北线优越是什么原因:北部是煤转化成的火电,中、南部主如果水电。水电发电本钱低 ,  不污染环境 ,是清洗能源,也是可再生能源。但水电具备季节性的特征(发电不稳定)。  (4)意义:西电东送将会是东、西双赢的结果。它对于东部和西部的意义与上述西气东输的意义相同。

热点专题

  • 2017高考考试地理考试知识点梳理:资源跨地区调配
  • 2019高考考试地理必考要点:经纬网的应用办法-定“范围”

[]2017高考考试地理考试

[]高中地理学习技巧大全